企業領導學院
績效指標制定與績效輔導實戰 ‹New›
課程時間及梯次
第一梯次 | 第二梯次 | 第三梯次 | 第四梯次 |
---|---|---|---|
2025/04/16
~
2025/04/16
( 09:00-17:00 三) |
2025/07/16
~
2025/07/16
( 09:00-17:00 三) |
預期目標:
- 提升部門主管對於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的正確認識,克服對於績效考核工作的輕視態度,正確看待績效考核工作的意義與價值。
- 掌握績效指標設置的理論與方法,能夠正確設置出具有實操性,且能真正檢測出關鍵績效的考核指標。
- 掌握績效輔導與績效改進的理論與方法,可以更加高效地對部屬進行績效輔導與回饋工作。
- 理解績效干預措施的重要性,以便於更有策略及方法的對部屬的績效進行過程干預,確保部屬展現出良好績效。
課程特色:
- 高互動性:課程將以生動活潑的方式,讓學員與講師、學員與學員之間充分互動,有效促進學習成效。
- 案例輔助:引用實際的案例,讓學員進行研討與交流,讓學習內容更加容易。
- 現場實操:採取現學現用的方式,在各單元進行實際操作,發揮學以致用的成效。
- 高度精煉:在每一單元之後,講師都將該單元的內容高度提煉成為要訣或金句,讓學員更加容易記憶。
- 實戰導向:一切的引導及教學以貼近學員實際工作現場狀況為最高指導原則,可以有效吸引學員的注意力。
- 理論支撐:將本領域最前沿的理論介紹給學員,使學員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。
課程大綱:
1.對績效考核的正確認識:
- 體驗遊戲:你理想的績效考核應該如何?
- 企業績效考核工作常見的誤區
- 績效考核的正確目的為何?
- 績效管理體系的三大組成認識
- 思考與討論:面對績效考核工作,當前我們存在哪些困惑?
2. 如何制定績效指標:
- 績效指標有效設置的十二項原則
- 從四個類型看績效指標
- 績效考核指標與KPI的區別
- OKR在績效指標設計與分解過程中的作用
- 實踐運用練習:如何製作OKR分解表?
- 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的區別
- 定性指標間接量化的工具:行為錨定評等量表
- 領先指標與滯後指標的設置與具體運用
- 實踐運用練習:如何具體設置某一活動(或目標)的領先指標與滯後指標?
- 案例研討與實踐運用練
3.如何做好績效輔導與績效回饋:
- 績效輔導與績效回饋的底層邏輯:GROW原則
- 視頻案例分析:失敗與成功的績效回饋對比研究與體會總結
- 思考與討論:從事績效輔導與回饋過程常見的挑戰
- 管理者從事績效回饋常見錯誤
- 日常績效回饋與期末績效面談的區別
- 日常績效回饋的黃金公式(針對性回饋的要訣)
- 進行績效回饋與面談的六個步驟
- 四種引導式問話技巧在績效回饋中的作用
- 讚美與批評應該如何運用?
- 如何有效引導員工自覺知識不足並努力學習?
- 如何有效指導員工掌握正確的技術?
- 如何有效啟發員工端正態度?
- 實踐運用練習:兩兩一組,根據設置的案例場景,基於本單元所學,與對方進行績效回饋。
4. 績效分析與績效改進
- 基於行為工程學派理論重新認識績效
- 何謂績效分析?
- 績效分析的四個步驟
- 從(關鍵價值鏈)方法,來看績效創造的組成要素
- 如何打造自己單位的績效價值公式
- 案例研討及實踐運用練習
- 如何定義績效差距
- 影響績效創造的六種可能因素
- 從績效分析過程中,找出影響績效的關鍵主因
- 實踐運用練習:當前影響所屬工作績效的關鍵主因有哪些?
5. 如何設計績效干預措施
- 績效干預措施的定義與其價值
- 六大類干預措施認識
- (如果-那麼)工作表在績效干預措施設計中如何運用
- 績效干預措施設計的八個步驟
- 實戰案例研討與實踐運用練習
課程對象
各階層主管或新任主管. 儲備潛力幹部 , 有輔導員工績效需要之管理者
課程時間: 每期 09:00-17:00 共7小時
課程費用: 每位4500元/期 ,開課前30日報名繳費:每人4,300元 ;3人以上報名: 每人4,050元
繳費方式:
1.劃撥帳號:0012734-1,戶名:中國生產力中心(請於劃撥單備註欄上註明課程名稱)
2.銀行匯款戶名: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;帳號:0552-080-0001 收款銀行:兆豐國際商業銀行-松山機場分行,總行代號017
3.國外匯款:SWIFT:ICBCTWTP055(請註明課程名稱並將存單收據傳真確認) 。
上課地點: 中國生產力中心 承德教育訓練中心 (Map)
台北市承德路二段81號B1 (捷運淡水線"雙連站" / 1號出口左轉)
企業包班內訓及課程諮詢 : 陳惠玲 小姐 TEL:02-2555-5525 #00260 / E-mail:00260@cpc.org.tw
注意事項:
1.報名完成後, 最遲於開課前5天Mail上課通知 ,若未收到任何通知敬請來電確認。
2.出席達3/4 授予本中心證書。
3. 保留講師異動之權利。